联系我们加入收藏
首页     |     本所动态     |     研究课题     |     研究成果      |     关于我们         
 
>>  本所概况
  >>  领导寄语
  >>  研究团队
  >>  媒体报道
  >>  联系我们
 
 
 
 
 媒体报道
 
助力经济转型 金融业亟待三大变革

  2010年11月29日14时08分  稿源: 金融时报 
  

  史建平认为,“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在服务于经济转型的同时,要积极在经济转型中抓住发展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在中国经济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助力经济转型 金融业亟待三大变革
  

    史建平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央财经大学民泰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等。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能否从一个经济大国成功转变为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日前,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教授做客《首席观点》,为我们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他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转型决定金融的转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必须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重大主题。在未来的又一个五年中,金融业任重道远,要服务好经济转型,必须在金融体系结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和金融机构发展方式三大方面实现有效变革。
  金融体系结构变革
  记者: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是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十二五”期间,为与经济转型相适应,应对金融体系结构做何调整?
  史建平: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失衡,体现在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过低;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小金融机构欠发达;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失衡,债券市场发展远远滞后;资本市场的层次不够丰富,尤其是场外市场发展缓慢。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失衡的金融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期间,构建与经济转型相适应、具有强大资金聚集能力和较高资源配置效率、“多元均衡”的金融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是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由于资本市场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可以让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提供方和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金需求方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而且较高的流动性和公开的信息披露机制也使得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价值发现功能。因此,相比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的风险区间更宽,配置效率更高。特别是在为创新型产业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资本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美国包括纳斯达克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与硅谷活跃的科技创新活动互为推动的事实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在深化资本市场层次方面,除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行和交易机制,使其层次更加鲜明,定位更具差异化之外,特别要稳步发展场外市场。我国有超过10万家股份制公司,而目前场内市场所能服务的公司数量仅是沧海一粟,由于缺少一个庞大的场外市场,绝大多数的企业仍无法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随着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要进行新技术的投资以实现产业升级,这种长期投资需要依靠资本市场获取长期发展的资本,因此,发展场外市场对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是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业态提高金融体系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不仅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还会对企业发展方式和金融服务需求、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之相适应的,需要一个金融业态丰富、富有活力的金融体系为之提供服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信用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性广泛存在,客观上也要求金融体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因此,大力发展具有不同风险偏好、不同盈利模式、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势在必行。国际经验表明,多元化的中小金融机构是一个有效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没有大量富有竞争力的中小金融机构,就很难形成一个和谐、公平、有效的金融市场竞争格局,更无法实现普惠式金融以支持包容性增长。近年来,大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其规模已跻身全球金融机构前列,然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却远不尽如人意。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新局面,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具体而言,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充分发挥其在服务中小企业和居民财富增长方面的潜力;大力推动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发展,为新兴产业的成长和经济转型中的并购活动提供支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鼓励融资租赁公司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支持;继续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为建立普惠式的金融服务提供基础。在改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环境方面,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的有效增长。取消现行政策中不利于中小银行发展的歧视性规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小银行持续健康地发展。对中小金融机构实施与大型金融机构不同的差异化监管,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
  三是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功能。在成熟金融市场中,债券市场的容量远远超过股票市场。一般而言,债券市场是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其募集大额资本,平衡资产负债结构的主要渠道,也是政府部门筹集大规模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渠道。我国存在明显的“强股市,弱债市”现象,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资金来源仍然严重依赖商业银行体系,这使风险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因此,应尽快改变目前债券市场多头监管、市场割裂的状态,建立统一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加大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包括市政债在内的多样化的债券品种。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使其成为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债务融资的主流渠道之一,才能对商业银行带来“金融脱媒”压力,更加积极主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零售业务,这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张元缘)
   

 

 

 
您是本站第 526246 位访客
中央财经大学民泰金融研究所版权所有 www.cufe-mintai.com
电话:010-62288868 转 6107 传真:010-62288868 转 6107
邮编:100081 Email: mintaiyjs@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专家楼107室
京ICP备09005159号